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
时间:2018-11-16 来源:admin
农村生活污水是我国农村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农村污染物已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整个农村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的出台,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广大农村发展的新方向和美好前景。要实现这个美好愿景,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现状的科学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农村污水治理技术进行分析及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状况
农村生活污水包括生活洗涤污水、厨房和冲厕污水以及养殖畜禽污水等,具有污染面广、来源多且分散不易收集,成分复杂,地区差异较显著,悬浮物、有机物、氮磷浓度较高等特性。农村生活污水量一般低于城镇,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下水和处理系统、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远低于城镇。污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至附近水体,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直接威胁水环境健康。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分类
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较多,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种方法。物理法包括重力、离心和过滤等;化学法包括混凝、吸附和电解等;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按照主体技术单元构成分类,主要分为生物处理技术、生态处理技术和组合处理技术3种。生物处理技术指通过微生物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分解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好氧生物处理需要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微生物,常用方法有厌氧-好氧(AO)法、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和生物转盘等。厌氧生物处理不需要动力,主要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CH4和CO2等,常用方法有厌氧生物滤池和厌氧沼气池等。
3.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状况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中组合处理技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生态处理技术,使用最少的是单一的生物处理技术。说明农村生活污水组成成分复杂化,单一的处理工艺出水难以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和收纳水体的环保需求,需要多种工艺组合以达到强化系统净化能力的目的。组合处理技术中生物+生态处理技术模式使用最多,这种模式的前段生物处理主要去除有机物和部分营养物质,后续生态处理进一步脱氮除磷,前段生物处理可以弥补后续生态处理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处理效果不稳定等缺点,从而更高效地处理污水,提高出水水质,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相比其他2种处理技术,生物和生态组合技术需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的经济地理环境条件、地域气候差异以及当地条件、运行管理、污泥产量和实际工程案例等因素,将污染控制与保护和改善当地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进而实现农村区域性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总结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多种多样,但都缺少规模效应以及标准建构,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缺失,去除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备,建议今后国家在开发各种污水处理技术、提升技术效能的同时尽快完善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建立、健全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评价体系,在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应集中应用和重点发展少数几种技术成熟的生物处理技术,且要尽快使这些处理工艺及其技术形式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