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保技术产业规模2020年将达2.8万亿
时间:2017-07-27 来源:admin
歌瑞达猎头了解到,近年来针对国家的环保难题,主要在哪些领域加强了环境保护技术合作,起到了哪些作用?当前我国环境技术方面的短板是什么?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领域的技术合作,在水和土壤领域,国外有哪些治理经验”的提问,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称,要全力以赴围绕着大气、水、土壤等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去引导,来增加投入。
从2013年开始,中央政府连续发布了三个行动计划,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正在全力以赴从制度建设到推动立法,包括建立一系列的配套方法等方面工作。国际合作从环保部的角度来讲,要全力以赴的围绕着大气、水、土壤等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去引导,来增加投入,包括推动国家的技术研发、重点技术研发投入,实际上国家在这方面投入逐年增加,不同的部门现在已经把重大生态环保技术研发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目前在一些领域我国环保技术的短板问题难以回避。在环境分析、监测、检验等领域,所使用的一些设备仍是以进口为主,尤其是一些环保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很少有国内产品能够与进口产品形成较有力的竞争。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常规的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用不同的参照系,跟自己比进步非常明显,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比,一点不落后,很多的常规的污染治理技术成套设备、集成的设备都在出口。
美国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关注这个问题,通过国会的立法,对造成遗留污染地块的大公司、企业投入巨大的资金,清理污染地块。这方面我国有经验可寻,但是实际上难度很大,各国的情况也差别很大,应该有信心,在中国将来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中国人自己的团队一定能够研发出来适应中国的技术。
目前已经与美国、欧盟等建立部长级政策对话,与意大利、瑞典、挪威、丹麦、英国等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各国生态环保理念和经验,支持引导环保产业技术合作,有力促进了国内环境政策标准制定和技术水平提升。其中,以大气治理为例,我国已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合作,对于加快我国大气环境治理速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多个行业的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电力行业和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等成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一批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科技技术与环保产业深度结合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得到应用和布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技术产业市场。过去‘十二五’期间专家们预测的数据是每年增长在15%到20%,专家们还预测‘十三五’甚至更长时期,中国环保技术和产业市场增长速度不会低于这个数字。2020年这个市场的需求大概能达到2.8万亿元。
歌瑞达猎头顾问整理